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快三怎么推算和值大小单双视频 > 新闻动态 > 亿纬锂能增资锂电材料头部企业!
亿纬锂能增资锂电材料头部企业!
发布日期:2025-03-06 16:14 点击次数:73
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,通过合资建厂等方式,强强联合实现资本、产业和技术的联动,依旧是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最为常见的策略。
天眼查App显示,近日,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,新增亿纬锂能为股东,注册资本由5亿人民币增至6亿人民币,同时,法定代表人及多位高管均发生变更。
资料显示,贝特瑞(四川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,法定代表人为田立斌,经营范围含合成材料制造、合成材料销售、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、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、电池制造、塑料制品制造、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。
据此前报道,去年11月,亿纬锂能发布公告,向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资不超过1亿元,持股比例16.67%。建设目标调整为已形成年产5万吨产能,二期年产5万吨及后续扩产计划根据市场情况确定。
强强联合:合资建厂
回顾来看,亿纬锂能与贝特瑞于2022年9月签署协议,拟通过合资公司贝特瑞(四川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(四川贝特瑞)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。
初始股权结构:亿纬锂能原计划增资8.84亿元,持股40%;贝特瑞增资至13.26亿元,持股60%。
彼时,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猛增,国内电池企业开启扩张竞赛。亿纬锂能无疑是近些年锂电池领域投资最为凶猛的企业之一。尤其2021年以来,亿纬锂能明显加速了扩张的步伐,2021年-2024年前三季度,三年多合计对外投资达超440亿。
在此背景下,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,“稳价保供”成为产业链最为关心的话题,合资建厂、入股等成为电池企业们常见手段。
至2024年11月,双方签署补充合同,亿纬锂能增资额由8.84亿元调减至不超过1亿元,持股比例降至16.67%;贝特瑞认缴出资5亿元,持股比例提升至83.33%。
一期目标调整为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,二期及后续扩产计划将视市场情况决定。
而双方注资金额和产能缩减的背后,2023年以来锂电负极材料面临价格下滑、供给过剩压力,加之新玩家增多,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“价格战”不断升级,进一步挤压了相关企业的盈利空间。同时,下游电池企业扩张节奏放缓,上游材料厂也不得不动态调整扩产计划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。
此次合作调整也反映了双方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务实策略,通过股权比例与产能规划的灵活适配,平衡风险与协同效应。
合资建厂对于双方而言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。亿纬锂能可通过参股绑定上游负极材料供应,提升供应链稳定性,完善锂电池产业链布局。同时,减少投资额,转向轻资产合作模式,降低重资产投入风险。
而贝特瑞借助与下游头部电池厂商合作,消化新增产能,对冲行业产能过剩风险,巩固负极材料市场地位。
产业链布局位居行业前列
毫无疑问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在竞争中更具成本优势。这也是亿纬锂能前两年频频对外投资的逻辑所在。
在动力电池企业中,亿纬锂能的一体化布局,无论是在广度,还是在深度上,无疑都处于行业前列。其自2021年开始加速构建一体化版图,通过与其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或收购股份的方式,不仅涵盖了锂矿、钴资源、镍资源等矿产资源,还覆盖了电解液、隔膜、三元正极、铜箔等锂电材料,以及下游电池回收、应用等领域。
比如,锂资源方面,亿纬锂能分别与大华化工、金海锂业、兴华锂盐、川能动力、紫金锂业、瑞福锂业等成立有合资公司。
镍钴材料方面,与华友钴业成立了合资公司(亿纬锂能持股17%)。
正极材料方面,与德方纳米合资成立德枋亿纬(持股40%),与贝特瑞(江苏)新材料成立合资公司(持股24%)。
负极材料方面,除了上述发生了变化的四川贝特瑞,亿纬锂能还与中科电气成立合资公司(持股40%)。
电解液方面,与新宙邦成立了合资公司荆门新宙邦(持股比例30%)。
隔膜环节,与恩捷股份合资建厂规划16亿平米湿法隔膜产能。2024年1月,亿纬锂能还下发了电池隔膜大订单,花落恩捷股份与星源材质,其中恩捷股份拿到的订单更大(合计50亿平方米,恩捷股份将供应30亿平方米)。
同时,亿纬锂能还布局了锂电池回收再生业务,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,实现产品循环再利用,为原材料供应提供了保障,目前已构建“镍钴锂矿电池材料-电池回收-电池再造”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与绿色供应链。
全面的上游战略布局形成了多环节自供能力,也提升了对上游的议价权。此外,对外入股投资还让亿纬锂能享受到了投资收益。
据统计,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,亿纬锂能对外长期股权投资规模达146.36亿元,过去9年多时间(2015年-2024年前季度)合计为亿纬锂能贡献了62.84亿元的投资收益。
通过一系列产业布局,亿纬锂能产能释放得以保障,产品综合竞争力居行业前列。2024年至今,亿纬锂能已取得累累硕果,在市场下行周期中交出一份优秀答卷。
尤其在储能板块。2024年,是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大步向前的一年。
亿纬锂能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5.73GWh,同比增长115.57%,全年出货目标为50GWh,大幅超过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。预计2024年亿纬锂能成为全球第二大储能电池供应商,市场份额约为13%。
2025年春节前后,亿纬锂能再度宣布了一系列重磅合作。
2月7日,亿纬锂能子公司亿纬动力与海博思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约定2025-2027年供应50GWh储能电芯。
不仅如此,双方还承诺以国内市场合作为基础,协同开拓海外市场业务,并积极探索在产能及其他领域的深度合作。据外界推测,以单价4亿元/GWh计算,这笔50GWh储能电芯订单的总价值约200亿元。
亿纬锂能对于2025年储能电池出货水平有一个较高的预测。亿纬锂能方面透露,2025年公司动力和储能电池的出货量目标是101GWh,其中储能电池占比预计会更高。
在动力电池上,作为国内率先实现大圆柱电池装车的企业,亿纬锂能方面表示,截至2025年2月中旬,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31300+台,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到18.5万公里以上。
大圆柱的量产装车进展也将是亿纬锂能领先同行的一大亮点,也是2025年行业关注的焦点。